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动全民阅读,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省白银公路发展中心直属各单位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白银公路段
白银公路段组织开展了以“书香满路·悦读同行”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职工书屋内,书籍分类整齐陈列,涵盖公路养护技术、文学经典、党史学习教育、心理健康等多元领域。活动伊始,段党支部书记号召职工“每天阅读一小时,每月精读一本书”,让读书成为公路人攻坚克难的“精神加油站”。
好书分享环节亮点纷呈,技术员石福东结合《中国公路史》畅谈行业变迁,感慨到:“从砂石路到智慧公路,书本让我们更懂肩上的责任”;青年职工李菲深情朗诵《平凡的世界》选段,致敬养路工“以路为纸、以锹为笔”的坚守;生产安全部则通过《应急管理案例集》展开业务研讨,现场互动热烈。活动还设置了“好书漂流”环节,职工们交换珍藏书籍,并写下推荐寄语。大家纷纷表示,要将阅读当作一种习惯坚持下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陶鸿晓)
白银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
白银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走进白银市24小时城市书屋,开展“书香润初心 悦读促担当” 读书悦享活动。
活动现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们围坐于智能化自助书屋的“智慧阅读区”,结合公路应急保障工作实际,分享阅读感悟。青年职工史恒瑜结合《新时代的中国交通》中的科技创新案例,畅谈“智慧路网监测”在应急处置中的应用前景;甘露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奋斗精神为切入点,讲述公路人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故事。
“24小时城市书屋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城市文化的‘精神驿站’”。通过此次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交流中提升专业素养,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公路应急保障工作,为建设‘书香机关’贡献青春力量。(郭瑶)
高速公路养护所
高速公路养护所会议室里书香弥漫,20余名年轻干部职工围坐一堂,以“书香致远 阅享青春”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充满思想碰撞的读书分享会。
分享会上,技术员曾汉旭分享《平凡的世界》时感慨:“书中孙少平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理想,就像我们公路人在烈日酷暑和冰雪严寒中守护公路,平凡岗位也能书写不凡。”综合部小顾则以《之江新语》中的金句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将“为民服务”理念融入日常养护等工作细节。更有职工通过《干法》《乡土中国》等书籍,剖析“工匠精神”与团队协作的深层逻辑,引发全场共鸣。
活动特别设计“书籍盲盒交换”与“好书漂流角”环节,职工们带着贴满手写寄语的书籍“以书会友”。现场还同步成立“青年读书小组”,约定定期开展线上共读打卡和线下“读书分享会”,让阅读从“单点体验”升级为“群体习惯”。(李青霞)
平川公路段
平川公路段在职工书屋开展“书香逸远途,覃思启梦舟”主题阅读活动,通过传统阅读模式和“DeepSeeek文字生成”相碰撞,推动文化浸润与思想赋能深度融合。
职工精选《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经典著作选段,结合廉洁齐家主题分享感悟。“故事接龙”环节中,运用“烈日当空”“八棵树精神”等关键词,借助DeepSeek技术生成兼具历史底蕴与公路特色的故事框架。还挥毫书写“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生更著花”等经典名句,在一笔一画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体味坚韧不拔的精神。(李赛春)
景泰公路段
4月23日上午,景泰公路段组织开展“共赴书香之约,感受阅读魅力”读书分享会。
活动伊始,主持人领学《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引导大家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好书推荐环节,在座职工分别带来了近期潜心阅读的书籍,有《冬牧场》《月亮与刘便士》《我与地坛》《天堂旅行团》等,从“好书简介”“感悟分享”“切身实际”三个方面分享读书心得,在座的同志聚精会神、沉浸其中。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重温书香,体会阅读的魅力与收获,进一步提升公路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共同书写公路养护事业新篇章。(高婷婷)
会宁公路段
4月22日下午,会宁公路段联合会宁县博物馆、会宁县图书馆开展了“阅读点亮人生 书香伴我成长”读书分享活动。
在图书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依次参观了图书馆少儿区、文学区、社会科学区等区域,切身感受到了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参观结束后,好书分享活动热烈展开,有的职工结合《活着》中福贵的一生,哽咽中透着坚定:“苦难磨不掉生命的韧性,这本书教会我在困境中看见希望的光。”;有的翻开《百年革命家书》,深情感慨岁月静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表示当代青年应以“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接续奋斗贡献力量;有的推荐励志文集《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以自身经历诠释“平凡人更要学会在雨中起舞”的奋斗哲学。
会宁公路段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文化建设,以更昂扬的精神状态、更扎实的专业素养打造书香机关。(邓亚龙)